赵刚,1961年1月出生于辽宁辽阳,中国天体物理学家,
中共党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天体丰度与星系演化组团组首席、博士生导师、
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科学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
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61年1月,赵刚出生于辽宁辽阳。
1978年11月至1982年11月,就读于沈阳机电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内蒙古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攻读硕士,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86年9月至1990年12月,在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天体物理专业攻读博士,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4月至1990年10月
欧洲南方天文台联合培养)。先后在比利时
烈日大学、
欧洲南方天文台、
香港大学、
德国慕尼黑大学、
日本国立天文台、
德国汉堡大学、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等天文机构做博士后或访问学者。
1991年1月至1993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3年3月至1996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研究员。
1996年10月至2001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1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1年4月至2006年4月,任中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2004年,进入首批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6年4月年2009年12月,任中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2009年12月至2012年9月,任中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第三届委员会副书记。
2009年12月年2015年1月,任中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第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2012年8月3日至2020年9月30日,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
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任中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第三届委员会书记。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任中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第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任中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第四届委员会书记。
2023年11月22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赵刚在中国率先开展了天体化学丰度研究,在天体化学丰度、太阳系外行星和实验室天体物理的领域研究中做出了系统的重要工作。建立了大样本贫金属矮星高分辨光谱观测样本,在国际上最早系统给出了宇宙早期形成的贫金属矮星的元素丰度及演化规律的定量分析。
非局部热动平衡效应的计算是赵刚在恒星天文上的另一重要贡献。他成功构建了完备合理的镁原子模型,给出中性氢原子碰撞对谱线影响的新公式,显著提高了确定丰度的精度。首次指出具体定量结果与所分析恒星光谱型及化学组成的相关性。
此外,赵刚还开展太阳系外行星系统候选体的搜寻与观测研究,利用中国国内望远镜在中国首次发现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开辟了新的实验室模拟天体物理条件前沿领域研究。赵刚十分注重交叉学科的发展,率先开展了中国国内的强激光实验室天体物理研究,利用强激光成功模拟太阳耀斑的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的工作入选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部分研究被《天文与天体物理年评》(ARAA)20余篇综述和30多部专著与教科书引用。
2023年,赵刚带领的国际团队率先在银河中发现了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演化后坍缩形成的
对不稳定超新星(pair-instability supernova, PISN)存在的化学证据。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赵刚为通讯作者。《自然》期刊审稿人评价该成果第一次为PISN与银晕恒星化学丰度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决定性证据。
截至2023年11月,赵刚共发表
SCI论文400余篇,SCI论文引用逾万次。以下为代表论著:
人才培养
赵刚教授的课程有“恒星大气与谱线分析”“现代天体物理”。
截至2024年1月,赵刚先后指导了
梁贵云、
李墨萍、
仲佳勇、
王菲鹿、
胡绍明、
赵景昆、
梁艳春、
刘玉娟、
薛香香、
李广伟等46个博士研究生。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赵刚是中国银河系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内蒙古大学评)
赵刚在天体化学丰度方面的研究工作,使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恒星物理前沿领域,首次有了有影响的重要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绶琯评)